质量典故四:猫捉老鼠的游戏
2019-10-29 07:57:42
老厂的生产因条件的因素,质量管理也就马马虎虎的过了。终于搬进了GMP新厂房,于是学习、培训、上岗、生产。
但人的质量素质不是一夜间就能飞快提高的,公司的整体质量意识依旧,旧的行为、习性难改,于是乎就有了"猫捉老鼠"的游戏。
卫生是GMP的基础,卫生来自于个人卫生习惯,关门、戴帽子是第一课。
宣贯、检查,收效甚微,不得已,只有不定时去车间督促,强制执行。一次次狠批之后,知道了我的到来的目的,一个个还有长进:见了我能躲的就躲到设备后面立马戴好帽子,不能躲的就主动戴好;走廊那头,远远的见了我就赶紧就近躲进房间,躲不了的、被我抓住的,我手一抬手一指立马就戴好了,我也就算是放过了。
长期以往不是办法,于是出台了一个关于戴帽子的管理规定:一次不戴帽子被抓罚款两元,在现场的领班、车间主任同罚一元,领班、车间主任不戴帽子被抓双倍罚款。报告交上去,领导认为不能只有罚没有奖,也不能罚出情绪来,于是乎关于戴帽子的管理规定泡汤。
猫还是猫,老鼠还是老鼠,“猫捉老鼠”的游戏还在继续。一句戏言,道出了质量管理的感慨万千!